心阳不振是怎么回事呢?简单来说,心阳是心脏功能的动力源泉,能推动和维持心脏正常搏动,对心脏节律起着关键作用。有些中老年群体,心阳逐渐亏虚,无法有效温煦心脉,即便无明显诱因,也可能出现房颤室颤等心律失常情况。
给大家讲个真实的医案,便于理解。之前有位患者姓李,62岁,是一名退休工人。他身体状况一般,近一年频繁出现心慌、心悸症状,经检查确诊为房颤室颤,这让他十分焦虑,日常生活也受到极大影响。还伴有畏寒怕冷、面色苍白、气短乏力等症状。
刻诊,见舌质淡胖、苔白滑,脉象沉细而结代,辨证为心阳不振、心脉失稳。
结合患者情况,开方如下:
人参、黄芪、桂枝、炙甘草、麦冬、五味子、丹参、川芎、龙骨、牡蛎、酸枣仁。
方中,人参、黄芪大补元气,为振奋心阳提供充足动力;桂枝温通心阳,助心行血;炙甘草益气复脉,与桂枝相伍,增强温阳复脉之效;麦冬、五味子养阴生津,防止温阳太过伤阴;丹参、川芎活血化瘀,改善心脉气血运行;龙骨、牡蛎重镇安神,稳定心神;酸枣仁养心安神,助患者宁心定悸。
患者服药两周后,畏寒怕冷、气短乏力等症状有所改善,心慌、心悸发作频率降低。继续服药一个半月,身体状态明显好转,房颤室颤情况基本得到控制。
治疗房颤室颤,辨证准确用药是关键。门诊上很多患者问:“我也吃了药,咋没效果?”原因可能有:一是用药期间未注意休息,过度劳累;二是药不对症;三是病情复杂,调理需较长时间;四是个人体质对药物反应不佳,未坚持服用。
中医辨证论治,一人一方,不可盲目用药。
炒股杠杆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