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南京邮电大学扎根红色校史,持续推动“文武双全”国防教育新实践,通过课程建设、国防教育活动、选培学生典型、军地共建、征兵动员五个维度,以“理论深化”和“实践创新”两条主线,深化“五维融合 双线并举”的国防教育体系建设,提升学生的参军意愿,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。
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所红色基因厚重、信息特色鲜明的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,是新中国第一所邮电学校,被誉为“华夏IT英才的摇篮”。学校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邮干训班,后定名为华东邮电学校,是我党、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。
9月3日,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中,南京邮电大学学生李万芸、董清远分别作为民兵方队和水下兵器方队的成员,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光荣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。
开学时新生人手一本的《红绿蓝:南邮的色彩》校史读本,记载了从抗战时期便坚定“永远跟着共产党走”的首任党委书记兼院长秦华礼、“人在文件在”的学员管兆修和“战邮模范”李国松等先进事迹。深受这些故事的感召,于2023年入伍、将于今年9月下旬退伍返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生董清远表示:“学校的红色校史教育深深影响了我,激励着我参军入伍、报效祖国。”
校史寻根是南邮学子生动的实践课。今年暑假,学校国旗护卫队42名队员完成了一场特殊的“军事实践课”,他们跨越两省七市,行程1650公里,踏寻孟良崮、台儿庄、莱芜、临沂莒南县东甘霖村等地,在烈日下徒步行军、史料前细致考证、纪念碑前肃穆缅怀。
南京邮电大学以国防教育为主线,通过整合红色校史资源,深入挖掘校史中“战时通信保障”“军民协同奋进”等珍贵史料,细致整理革命先辈投身国防事业的鲜活故事,并通过新生军训“九一八行军拉练”、“全民国防教育日”系列活动,强化学生的爱国强军情怀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防观,为国防教育注入独特的“南邮印记”。
“晨跑时,学校仪仗队员的身影在朝阳中显得格外挺拔,他们铿锵的步伐和响亮的口令深深吸引了我,我下定决心要加入他们。”计算机学院、软件学院、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李万芸曾担任南京邮电大学校国旗护卫队队员。国旗护卫队以准军事化的管理和训练为要求,每位队员需要经历训练时长超360小时,正步行进超100公里,踢腿摆臂超五万次的高标准、严要求的刻苦训练。
退伍复学的南邮学子保持部队的优良作风,积极助力学校国防教育活动,在同学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。他们从分享军营故事、开展征兵政策宣传到担任军训教官,积极开展国防宣讲,致力于为每一个军旅梦插上翅膀,宣讲人数辐射10万余人次。“在黎巴嫩维和战场的扫雷经历让我永生难忘,我将坚定理想信念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,在未来的学习中脚踏实地,勇于追梦,书写我的青春华章。”戴正勤在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主题征文大赛中写到。
人武部将国防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,通过国防教育将学生“送出去”、学生复学后将部队优良作风“引回来”,全面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和思想觉悟,让退伍大学生在“理论深化”和“实践创新”两条主线上发挥独特作用。他们既以亲身经历强化国防教育的理论感染力,又通过担任教官、组织活动等创新形式,有效提升了国防教育的实践影响力,将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深深扎根于学子心中。
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记者苏雁 通讯员李富强、毕莹莹)
炒股杠杆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