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份停火协议,墨水还没干透,就成了个笑话。两个月前,在吉隆坡的镁光灯下,泰国和柬埔寨还人模人样地签了字,结果呢?和平跟纸一样薄。
边境上空,飘的不是宁静的炊烟,而是催泪瓦斯的刺鼻味儿。9月16号,就在泰国和柬埔寨交界的那块争议地上,橡皮子弹嗖嗖地飞。
两百多号柬埔寨老乡,抄着石块木棍就冲上来了,情绪激动得不行。泰国警察那边也不含糊,催泪弹、噪音弹一顿招呼。冲突一过,地上躺了二十多个呻吟的柬埔寨平民。
说好的和平呢
跟七月底那场真刀真枪的干仗比,这点冲突简直是小儿科。那时候,边境线上可不是石头和棍子说了算,那是重炮和火箭弹的舞台。
从24号到28号,整整五天,炮弹的轰鸣能把耳朵震聋。泰国的F-16战斗机都出动了,呼啸着从天上往下扔炸弹。那一仗,死了至少48个人,还有三十多万老百姓,哭着喊着逃离家园。
说到底,还是那笔一百多年前的糊涂账。1907年,法国人殖民那会儿,在地图上随手一划,GPS又没发明,边界到底在哪,谁也说不清。今年8月,泰国在争议村子拉起铁丝网,得,火药桶彻底点着了。
特朗普的电话外交
那场仗打得太凶,连大洋彼岸的美国总统特朗普都坐不住了,挨个给两国领导人打电话。话也说得简单粗暴:你俩再打,贸易协议就泡汤了,36%的惩罚性关税套餐等着。
打完电话,特朗普立马在社交媒体上晒图炫耀,说“是我促成了停火”。美国媒体也跟着吹,说这是一次了不起的“外交胜利”,搞得跟真的一样。在马来西亚和中国的调解下,7月28号,停火协议总算生效了。
可这和平的幻觉,连24小时都没撑过去。第二天,泰国就骂柬埔寨搞偷袭,柬埔寨也反咬一口,说对方先动的手。两边吵来吵去,就是没人提最关键的领土问题。
邻居还是大哥
等到9月份冲突再起,当初那个高调喊话的美国人,跑得比谁都快,连个影子都找不着。就在这节骨眼上,泰国政坛换了人。9月5号,有广东血统的阿努廷当选新总理。
这位新总理是个明白人。他知道前任怎么下台的,就是因为边境关系搞得一团糟,口岸一关,老百姓没饭吃,不骂你骂谁?所以他屁股还没坐热,就赶紧找人解决问题。
上任才三天,他就把柬埔寨和马来西亚的代表拉到一块,中国外交部亚洲事务特使邓锡军也在场。这场会谈没那么多虚头巴脑的客套,开门见山:口岸怎么开?货车怎么走?难民怎么回家?
邓特使没讲什么大道理,提的建议都实在得很:重武器都往后撤,派几个兵联合巡逻,建个热线随时沟通。他还主动说,可以帮忙联系中国买家,收你们的水果和大米。
谁的算盘打得精
这话,算是说到泰国边境老百姓的心坎里了。一个卖山竹的大叔乐呵呵地跟记者说:“水果要是能卖到中国,一斤多赚两块钱,娃的学费就够了。”
老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,谁是真心帮忙,谁是在那演戏,一清二楚。美国当初拍胸脯保证的“停火就签协议”,两个月了,连个纸片都没看见。
泰国想让美国多买点他们的大米,结果人家开出条件:少买中国的高铁,多买我们的飞机。你看看,这算盘打得,都快崩到脸上了。
再瞧瞧柬埔寨那边,这些年中国帮着修的路、建的电站,就连村里的水渠都给弄好了,农民的水稻收成实实在在地翻了番。两边一对比,美国的“空头支票”就显得特别可笑。
结语
说白了,这场边境冲突,背后还掺杂着两国复杂的政治算计。政客们为了自己的位子,拿民族情绪当牌打,把国内矛盾往外引,这是他们最爱干的事。
所以,泰柬边境这风波,短期内消停不了。历史的老问题加上现实的政治游戏,这条路注定磕磕绊绊。但要说会爆发大规模战争,可能性也不大,毕竟谁也承受不起那代价。
这场冲突就像一面镜子,把各路角色的真实嘴脸照得清清楚楚。有的嗓门大,事后溜得快;有的不声不响,关键时刻却能递上实实在在的帮助。对这片土地上的人来说,他们不需要什么“嘴炮”胜利,只想要一个能装满米仓、能交上学费的安稳日子。真正的和平,就藏在那一车车运往远方的水果里。
炒股杠杆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