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象一下,古代有种叫麒麟的“四不像”神兽:龙头、鹿角、牛蹄、狮尾,妥妥的吉祥物代言人。它不仅存在于传说里,更是当时各种器物装饰上的“香饽饽”,专门负责带来好运。
在明朝啊,这麒麟纹的地位可了不得。它是公侯、驸马、伯爵爷这些顶流权贵官服上(胸前那块叫“补子”)的专用标志。而且这图案金贵着呢,皇帝动不动就把它绣在赏赐给臣子的高级礼服(“赐服”)上,要么就用在非常隆重、喜庆场合穿的衣服(“吉服”)上。
图源网络
麒麟穿上身,也得看官几品:
当时朝廷对穿什么图案有严格规定,算是个身份象征。正德皇帝那会儿就立了规矩:一品大员穿“斗牛”纹,二品是“飞鱼”纹,三品能用“蟒”纹,到了四品和五品这一档,才有资格穿上“麒麟”纹的衣服。品级再低的,就只能穿虎、彪这类图案了。不过翰林院的才子和一些“纪检”官员(科道)比较走运,品级限制宽松,常能蹭到高级纹饰的恩赏。
皇帝送礼也大方,麒麟纹就是排面:
展开剩余50%这赏赐不是虚的,是真有“麒麟牌”高档货。比如成化皇帝去太学讲学后,转头就赏了孔子后人一套大红色、织着闪亮金线麒麟图案的豪华绸缎礼服,配上犀牛角的腰带和官帽,面子给得足足的。但规矩到了正德朝就有点乱了,皇帝赏得实在太多、太随便。宫里管库房的太监都愁得打报告:仓库里天顺年间存的那些顶级蟒龙、斗牛、飞鱼、麒麟图案的好料子,都快被皇上赏光了!赶紧让南京、苏州、松江这些织造名地照原样再织一批吧!
好东西谁都眼馋,大家跟着“乱穿衣服”:
皇帝这么大方,加上麒麟纹本身就代表着顶级身份,结果坏了规矩。没资格得到赏赐的官员,还有民间那些发家致富的土豪们,就忍不住开始“模仿秀”了。
当时的笔记里就吐槽:京城里但凡有点家底的太监,出门就敢穿绣得像蟒又像斗牛的所谓“草兽”纹衣服,金光闪闪,骑着高头大马在京城大道上溜达,都没人敢管。连地方上伺候王爷的下属,哪怕没被正式赏过飞鱼服,也大摇大摆穿着蟒袍、系着玉带,和省级大员们一起喝酒应酬,一点也不觉得心虚。
有钱人家的太太小姐们出门就更拼了,头上顶着珍珠箍,身上全是华丽刺绣。什么白泽、麒麟、飞鱼、坐蟒…这些本来只有特定高官才能用的图案,通通成了她们衣柜里的“常客”,简直是明代的“高级定制仿品”风潮。连那时候的小说写结婚场面,新娘子都得穿一件大红麒麟纹的通袖袍子才够排场。
发布于:四川省炒股杠杆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