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深了,深圳福田那个老破小的出租屋还在亮着灯。林依梦缩在床角,手机屏幕的光打在脸上,眼睛瞪得老大。她没看剧,也没刷搞笑视频,就在那儿一遍遍刷新黄金价格。每跳一个数字,心就抖一下。涨一分她不敢信,跌一分她就想哭。
三千多块,八克黄金基金。
就这么进去了。
这个月工资刚发,钱就没了三分之一。账户里红红绿绿的线乱窜,她看不懂,但知道——亏了。
“明天要是再跌呢?现在跑还来得及吗?”她问自己,没人回答。
在深圳,谁不琢磨搞点钱。这地方空气里都飘着KPI和创业故事。可我们这些00后,从小听的是“好好读书,将来找个好工作”,没人教你怎么让钱生钱。学校不讲,家里更不懂。我爸到现在还认为买基金就是赌博。
林依梦喜欢金镯子,小时候过年最盼三姑六婆戴金链子来串门。闪闪发光的东西让她安心。今年四月,满大街都在说黄金涨停,朋友圈全是晒收益的截图。她一咬牙,冲了。
结果第二天,金价直接崩。从八百三十三块一头扎到七百二十九。八克,亏八百多。那不是数字,是她三个月省下午餐奶茶的钱。
她说那天晚上睡不着,盯着天花板想:我是不是太蠢了?
陆萍也是这样。三年前从江西来深圳做电商客服,月薪六千,租个八百块的床位房,自己做饭,月底能攒下四千。日子紧巴巴,但也踏实。直到同学聚会。
一个和她干同样活儿的人,轻描淡写地说:“我最近买点基金,一天赚一千多。”
陆萍筷子停在半空。她一个月不吃不喝才六千啊。
网上搜了一堆“稳赚不赔”的理财课,看到半个月,心想这还不上车?把攒了半年的六千块全扔进去。买完还在朋友圈发了个截图,配文:“人生第一桶金启动。”
第二天,绿了。
整整绿了495。
她当场傻掉。那是她一周的饭钱。
接下来三天,越跌越补,越补越跌。十五个点没了。上班偷偷看盘,吃饭盯着手机,做梦都是K线图。有人劝她割肉,有人说拿住等反弹,她哪敢动。有个网友留言说:“我补仓五年,以为到底了,结果底下还有十八层地狱。”她看完直接哭了。
最后赎回,五千零几十块。六千块进去,五百块蒸发。
现在有人问她理财不,她就说:“你不理财,财不离你,至少钱还在。”
这话听着像笑话,其实是血写的。
林依梦那波叫“422事变”。
四月二十二号,黄金暴跌。她被套五个月。最惨的时候,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看亏了多少。后来麻木了,反而觉得——只要不卖,就不算输。
奇怪吧,人就是这样。
直到最近,金价又疯了,历史新高。她账户终于翻红。可刚松口气,新:卖不卖?卖了怕继续涨,不卖又怕再跳水。
她开始啃《穷爸爸富爸爸》,加了个00后理财群。群里天天吵架,有人说定投十年不动,有人说高抛低吸才是王道。她发现原来自己连市盈率是啥都说不清。
以前觉得理财就是跟风买个基金,现在明白了,那是要学东西的。
陈宇元更狠。他的口号是:“搏一搏,单车变摩托;输了,打工到六十五。”每个月雷打不动投五百,梦想三十五岁退休。他说只要年化十五个点,二十年就能攒两百万。
听起来挺美。但他去年买的新能源基金,现在还趴在地上没起来。
这代人太想时花钱大手大脚,现在抠得要命。陆萍衣服穿到起球都不换,林依梦三年没进过山姆会员店,买东西先比拼多多。省下的每一分,都想拿去投资翻倍。
可现实是,钱没翻倍,先被市场教育了。
本来想靠理财辞职,结果发现班还得照上。
林依梦说这话时苦笑了一下。
腾讯有份调查显示,超过一半的年轻人理财栽在“跟风”和“不会止损”上。近四成00后的年化收益还不如银行活期。我们不是不想赚钱,是我们根本不知道怎么赚。
我自己也试过。去年朋友拉我进一个“内部荐股群”,每天有人发截图,今天赚三千,明天赚五千。我也心动了,拿了八千块试水。结果两个月不到,只剩五千。客服说要交两万升级VIP才能看主力持仓,我才醒悟——这是骗局。
从那以后我不信“稳赚”了。
现在我只做三件事:存够六个月生活费,绝不碰借贷投资,每月定投两百块练手。不多,就当学费。
陆萍现在也立了规矩:保命钱不动,剩下的分三份。一份放货币基金,安全;一份定投指数,长期拿;最后一份小赌怡情。她说:“再也不拿吃饭钱去拼运气了。”
林依梦每天看书半小时,群里提问不怕丢脸。她说以前被忽悠了:“风口来了,猪都能飞。”现在她明白,风大的时候,猪飞上去,摔得也最惨。
陈宇元把定投降到两百块。他说:“等我看懂财报再说。”
深圳晚高峰的地铁上,总能看到年轻人低头刷理财APP。有人刚亏了工资,有人还在高位站岗。但他们没删软件。
搞钱这条路,坑太多。
可踩过了,才知道哪里该绕着走。
我认为,真正的财务自由,不是一夜暴富,几千块就整夜睡不着。
我们现在还没到那一步,但已经在学着别当韭菜了。
00后的理财课,才刚开始。
摔疼了,才记得住。
炒股杠杆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